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水利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入宣传贯彻新时代水利精神,引导干部职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升干部职工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和全行业文明程度,为推动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学习,推动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苦功夫,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深化认识中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宣传教育,强化制度自信。
(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工作的重要论述。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学习重点,反复学、系统学、深入学。继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3·14”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增强新时代治水管水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推动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
(三)加强形势任务教育。紧紧围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等重大纪念活动,深化形势任务宣传教育。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深入理解、准确把握“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引导干部职工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决策和部党组的安排部署上来。
二、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持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动员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弘扬爱国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中国梦·劳动美”“巾帼心向党 奋进新时代”“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制定水利系统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具体措施,把爱国主义落细落实到干部职工实际行动之中。
(五)扎实推进水利职业道德建设。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制定水利系统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具体措施,在水利系统全国文明单位和全国水利文明单位全面推进水利职业道德和岗位行为规范建设,持续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不断提升干部职工道德素质。
(六)深入推进水利诚信建设。加强诚信宣传教育引导,强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诚信建设要求。健全水利建设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提升信用信息共享公开水平,构建全国统一的水利建设市场诚信评价体系,推动诚信建设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三、持续宣传贯彻新时代水利精神
(七)继续加大宣贯力度。推出以新时代水利精神为主题的宣传片、歌曲和文学作品,利用水利系统各类媒体强力营造宣传舆论氛围,引导各单位以座谈、演讲、朗诵、书画、摄影、文艺表演、文学创作等丰富载体和形式开展宣贯活动,使新时代水利精神根植于水利干部职工内心。
(八)宣传历史治水名人。加大历史治水名人宣传力度,举办“历史治水名人展”,设计制作一批以“历史治水名人”为主题的文创产品,通过报刊、书籍、网络、新媒体等多种方式和载体,讲好历史治水名人的治水故事,引导水利干部职工传承弘扬历史治水名人的治水理念和治水精神。
(九)强化先进典型引领。继续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最美水利人”主题实践活动,集中宣传第二届“最美水利人”的先进事迹,举办第二届“最美水利人”展览,在水利报刊、水利部网站开设“最美水利人”专题专栏,引导各单位积极培育、选树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效应。
(十)涵养水利新风正气。以新时代水利精神引领行业新风正气,动员引导干部职工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践行新时代水利精神。围绕讲文明、有公德、守秩序、树新风,大力普及工作生活、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公共场所等方面的文明礼仪规范。广泛开展文明交通、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用餐、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持续推进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建设,带动全社会节水。
四、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十一)深化文明单位创建。认真贯彻中央文明办《关于深化新时代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意见》,修订水利系统文明单位测评体系。按照中央文明办统一部署,做好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申报推荐和前五届全国文明单位复审工作。结合水利实际,做好第九届全国水利文明单位推荐工作。举办水利系统文明创建培训班,提高水利系统各单位文明办主任履职尽责能力。编辑出版《水利系统基层单位文明创建案例》。
(十二)深化文明细胞创建。引导各单位广泛开展“文明科室”“文明窗口”“文明工地”“文明站所”“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激发干部职工参与热情。引导各级水利院校广泛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参与全国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开展第三届“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典型案例征集活动。
(十三)开展“关爱山川河流·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志愿服务条例》,深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举办“关爱山川河流·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暨公益宣传活动,广泛开展各类保护母亲河、家乡河的志愿服务活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十四)开展“逐梦美丽河湖”“寻找最美河湖卫士”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的决策部署,强化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宣传舆论引导,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逐梦美丽河湖”“寻找最美河湖卫士”活动,树立关爱河湖、珍爱河湖、保护河湖的先进典型,提高全社会对河湖保护工作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
(十五)开展多样文体活动。举办第三届中国水利摄影展、水利美术作品展、水利书法作品展,开展全国水利系统职工第三届篮球比赛、第十九届桥牌比赛。强化文体活动阵地建设,搭建更多文体活动平台,提升干部职工精神文化素养和身体健康水平,营造团结和谐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
(十六)推进网络文明建设。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广泛开展网络文明行为引导行动,引导干部职工提升网络文明素养。继续办好管好用好水利文明网和“水利文明”微信公众号,增强公信力、影响力和传播力。
五、不断提高服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的能力
(十七)深化思想认识。各级党委(党组)要紧紧围绕“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科学谋划全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整体安排,把精神文明建设同贯彻落实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结合起来,同做好水利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同服务水利改革发展大局结合起来,一同部署推进,形成工作合力。
(十八)补短板促提升。各单位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调查研究,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找准当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项,研究分析对策,分解工作任务,落实推进措施,建立长效机制,提升水利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水平。
(十九)强监管重实效。强化对水利系统文明单位的管理督查,改进考评方法,推广采用“飞行检查”方式对全国文明单位和全国水利文明单位申报单位进行现场检查,摒弃不注重实效、做表面文章的形式主义问题,防止平时工作不扎实、测评迎检搞突击的行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
(二十)建机制强素质。各单位要完善党委(党组)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文明办要发挥好统筹协调的机制优势,认真履职尽责,加强联络沟通,着力改进创新。水利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者要按照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要求,扎实开展“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教育实践,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专业精神。